进入阳原县城,就能看到路两边别具一格的灯箱广告牌:“屈氏皮草”、“昌盛实业”等民营品牌让人印象深刻。2006年,河北省阳原县民营企业实缴税金已占县财政总收入的88%,是什么让阳原县的民营经济取得如此不凡的成绩呢?
激活主体促发展
该县制定了“打造全民创业绿色通道”的政策,明确规定: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向民间投资者提供完善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群众在“想创业、敢创业”的同时也要“会创业、创大业”。截至2006年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1153户,注册资金15571万元,从业人员23389人,实缴税金25590万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实现了民营小企业“百花齐放”式的大发展。“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的致富激情和创业干劲,逐步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力量。”已成为阳原县领导班子的共识。
培植民营“小巨人”
把培植一批有市场、有品牌、有竞争力的民营“小巨人”企业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前提。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加大协调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采取投资、控股、参股、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增资扩股,加速扩张,尽快成长为大企业。
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目前阳原的煤运、皮毛、矿产等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一些经济、技术、管理等综合实力很强的民营企业。仅在皮毛加工业里,2006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就有40多家。“泥河湾”、“北元”、“北国屈氏”、“歌仕姆”等一些在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品牌化经营的模式在这县得到很好的诠释。
能人带动见成效
“要找泥瓦匠,南下要家庄;想请毛毛匠,就去北城墙。”这是前几年阳原县十分流行的顺口溜,讲的就是两位能人,一位是家住要家庄乡的阳原二建公司董事长张有式,一位是家住西城镇北关村的皮毛大户王瑞。这两位能人的出现,使得要家庄和北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建筑乡、皮毛村,能人带动效应由此可见一斑。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效应,他们提出并实施了让能人“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的工作。2006年底,20多位民营企业家和经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在阳原皮毛大市场建设项目中引进大量外资、工作突出的宋连奎获得了高达38万元的奖金。此外,许多能人还是一些社会经济团体的负责人。现在这个县已经形成“羡能人、当能人、带能人”的良好氛围。
2025-9-12省协会到河北伟亿水貂养殖有限公司调研
2025-9-12省协会赴尚村·中国裘皮城调研
2025-9-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荣获全国皮革行业协会商会“优秀单位”称号
2025-8-9省协会赴西亚皮草新城调研
2025-8-9省协会参访清河羊绒小镇
2025-8-2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访廊坊博览中心
2025-8-4辛集市第三届服装设计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10-5华斯国际裘皮城:探索多元化发展 提档升级换新颜
2025-9-30阳原国际裘皮城十月一日免费大巴旅游直通车正式开通啦!
2025-9-30第八届河北时装周在沧州圆满落幕
2025-9-29第三届“三台鞋匠”劳务品牌专项职业技能大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