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3年冬季水貂皮价格下跌为开端,2014年银狐皮、貉皮价格开始下降,到2015年季节貉皮大幅下跌,蓝狐皮在中等价位盘桓半月后也剧烈下降,至此,水貂、银黑狐、貉子、蓝狐等毛皮价格,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集体沦陷。
目前毛皮界人士疑惑茫然举棋不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养殖经历,结合最近的观察思考,纵观毛皮产业的风云变幻,总结一些心得,与广大同仁探讨。我的侧重点在养殖业。
一、产业发展的规律性
任何一个产业,都违背不了市场规律:那就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则涨,供大于求则跌。产量增长快于消费增长则价格下降,产量增长而消费量减少的则价格大跌。
毛皮价格这次跌入低谷,其实和1997年至1999年,2007年至2009年,这两次低谷一样,都是供求关系和经济大环境这两大要素所决定的。
二、三次低谷的区别和一致性
1、1997年至1999年那次低谷,主要是受到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实际那时候毛皮产量经过三四年的相对较快发展,毛皮产量并不很大。导致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仅十多年,人民实现了温饱刚开始向小康水平过渡,当时不管是裘皮服装的生产设计,还是老百姓对裘皮服装的认识接受程度,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毛皮动物养殖经过1994年至1997年的较快发展,产量略有增加,因为服装等产品开发和消费没跟上,就导致了1997年开始长达三年的毛皮市场低谷期。
2、毛皮价格从2000年开始升温,养殖户连年取得比较好的效益,刺激了养殖户的扩群和新户的上马。毛皮产量和消费量的扩大齐头并进,毛皮产业链日臻成熟,出现了长达六年的繁荣期。但是由于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蓝狐季节皮开始下滑,而这一年貉皮价格却达到了几年来的最高峰,接近500元一张,而蓝狐价格尚不足300元,这就刺激了2007年的貉子疯狂扩张。而貂皮从2002年至2006年价格持续攀升,也导致水貂上量过多。2007年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陷入低潮,毛皮价格也进入了长达三年的萧条期。
3、经历了三年的低潮以后,毛皮产业乘国家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房地产业的大繁荣之势再次崛起。进入了一个长达5年的空前大繁荣时期。
从2010年至2014年,毛皮价格一路高歌,养殖业老户扩群新户上马热情高涨,裘皮服装设计生产升级换代日新月异,,服装消费深入人心,群体日益壮大。养殖场建设鳞次栉比,皮草城在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但是高度的繁荣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
中国经济在创造世界奇迹的同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逐渐突出,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压力逐渐增大,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而毛皮产业经过五年的空前发展,原皮生产和服装生产产量巨大,和由于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力减弱,相互产生作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所以就出现了从2014年开始的水貂、银黑狐价格下降,2015年进一步发展的貉子、蓝狐皮张价格大幅下降,水貂、银黑狐皮张进一步下降的大萧条时期。
4、三次大低谷的一致性就是,都是高利润刺激生产量的扩大,加上经济大环境影响。第一次是产量增加受到了当时经济阶段的制约,后面的是产量增加伴随着国际国内的经济下行。最终结果都是: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降。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