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服装版图中, 温州服装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和辉煌的过往。
拥有17枚中国驰名商标,9个中国名牌。有着“中国男装名城”“中国休闲装名城”“中国针织名城”“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城市”四张金名片。2017年5月,“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基地”落户温州。这背后是无数温州服装人终立足主业,洞悉市场,把握机遇,驰骋在服饰行业流行的最前沿,把服饰的美学和企业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然而,“后金融危机”和“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区域空间组织、产业结构、增长动力等面临调整,温州服装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迈向巅峰,从变革开始。在2019“和”时尚大会暨温州市服装商会成立25周年庆典中,温州服装界的时尚大佬、行业专家、时尚达人、媒体人,外时尚温商大咖,探讨时尚话题、解读时尚密码、热议时尚经济,大浪淘沙下的温州服装,将以自身的优势为基,举“时尚”大旗,再续辉煌。
迎发展风口以产业优势为基础
在时尚发展的风口,温州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耳熟能详的时尚品牌如地素、欧时力,还有MO&Co、荷比俪、玖姿、比音勒芬、威克多这些知名品牌都是由温州人创办的。世界名牌阿玛尼、杰尼亚、范思哲、古驰、SARAR、玛莎、梦特娇、狄亚诺,卡尔丹顿等均与温州服装企业实现合作。
而像金利来、鳄鱼恤、沙驰、HAZZYS、Camicissima、VERRI等众多国际名牌也是由温州人代理进入中国市场。毫不夸张地说在巴黎、米兰等地出现的时尚款式,不到一周,就在温州出现了。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顾问苏葆燕透露,在全国服装版图当中,温州是时尚品类最齐全的一个地区,无论是从制造、品牌,还是流通的环节,处处都有温商的影子。在加盟商和服装的批发市场中,从柯桥的面料市场到海宁的皮革市场,从北京针对出口俄罗斯、东欧的皮草和羽绒服的防寒服市场等等,全国各地只要有市场就有温州人的参与。
正是在这种敢为人先,勇闯市场精神下,温州形成了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民间融资活让温州发展服装产业充满活力源泉。
当前,温州正开展“八大行动”,重塑传统制造业,温州服装业再次站在了转型升级的风口上。按照规划,温州将重点发展高端定制服装、商务休闲服、时尚女装、潮流童装等主导产品,推广“制造业+服务业”“品牌+合伙人”等新型商业提升模式,构建以瓯海为重点,龙湾、瑞安、永嘉、平阳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打响温州“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城市”区域品牌,争创中国时尚服饰中心城市,让时尚成为温州永久的风情、闪亮的品牌、最大的优势。
铸时尚基石以个性定制为驱动
在整个消费零售市场发生巨大改变的当下,温州服装以时尚定制为抓手再炼金名片,全面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个性化定制被赋予了重任。
一组数据个表明温州以时尚定制产业为基石的决心。当前温州约有30%以上的服装企业已经进入时尚定制领域,定制不仅体现在男装,女装、童装、配饰也已经全覆盖。全国最高端的面料商纷纷来温开拓市场,不少全国最高端的信息化装备落户温州。这几年个性定制业务以50%以上增长量的业务,2017年温州成为中国服装时尚定制示范基地,这是全国首个。
对于服装定制的各种利好,在这一领域探索了十几年的报喜鸟服饰更有发言权。
自2015年以来,报喜鸟逐步部署互联智能体系,项目包括“一体两翼”,以MTM智能制造透明云工厂为主体,以私享定制云平台和分享大数据云平台为两翼。通过智能吊挂、MES制造执行、智能ECAD、自动裁床等系统的建设,实现“一单一流、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全品类模块化客户自主设计,克服了个性化中质量和效率的这组矛盾,生产效率提高50%,生产周期从平均15天缩减至7天,合格率从95%提升到99%。
一度萎靡的传统服装业也在个性化定制的春风中正重振雄风。除了庄吉,报喜鸟、东蒙等一批温州服装品牌企业正通过个性化定制寻求转型,不少中小型服装企业围绕时尚化、品牌化、定制化、个性化、智能化等改造实现华丽转身。很多设计师和企业在定制上试水,在瓯江路、开源路等地纷纷开出男装、女装、童装等小而美集成店,引领服装时尚定制的生活方式。
绘未来蓝图融内外温州人之力量
在深厚的产业基础之外,在外温商人是不得不提及的资源,这也是温州打造服装时尚产业最为倚重的重要力量。
“永嘉乌牛有1万人在北京做皮衣。而乌牛全镇也总共就3万多人,现在乌牛人在海宁有1万人。乌牛人在海宁的产值是乌牛的2倍,足可见在外温商的力量之大。”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池慧杰透露说。
“上次听一个专家讲真正能够叫”人“的就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大庆人,做工业的,一个是大寨人,农业的,一个是温州人,温州人从商。足可见温州人的经济之强大。”报喜鸟服饰集团董事长吴志泽表示只要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服装产业的温州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将是推动温州时尚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今温州有巴拉巴拉、森马、报喜鸟、乔治白、乔顿、雪歌、飘蕾等代表和标杆企业,更有在外温州人打造的地素、欧时力、玖姿、比音勒芬、威克多等行业的标杆品牌,有唯品会等商贸线上线下的平台,还有更大体量的代理商、服装批发、服装制造、服装面辅料供应链,内外温州人联动有着很强的产业补链和强链需求。
对此池慧杰认为,随着产业的细分,期望产业链环节的所有优势都集中在温州不现实,要把最有价值、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环节如总部经济留在温州,以此与分布在全国乃至国外从事服装经营的温州人产生链接,形成更多的互动,可以达到温州人跟温州区域时尚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是在温州每个时尚产业的人非常愿意看到的。
嘉宾观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孙淮滨
要把时尚的味道变为我们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和助推力。时尚怎么去注入城市、注入人民生活,我觉得不能仅是我们搞一些发布、时装周,似乎就是把时尚添加进去了。应该把它变为我们人民生活的方式,能够变为一种消费的升级,在消费里面,我觉得绿色消费、轻奢消费、定制消费和非遗消费领域值得关注。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池慧杰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被激发,时尚产业势必会以更高、更快的速度在经济领域占有更大的份额。温州人特有的时尚基因以及冒险和拼搏的精神将在时尚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时尚产业是最苦的行业,同时又是最有潜力的行业。温州人用辛苦和汗水获得了这一轮新的机遇站在了时尚产业的制高点。
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
面对新机遇,温州人很团结,有抱团的基因,要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就必须依靠我们的产业集群,现在已经到了可以组建服装产业发展联盟或者服装产业发展集团的时候了,这在多年以前我就提了,但是条件不成熟。现在到时尚温商协同共创这样的历史机遇下或者说是温州服装自身要发展这样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下,组建这样的产业发展联盟或者说是服装产业的发展集团意义重大,这是符合温州服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产业抱团发展之需。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顾问苏葆燕
温州人不管是在供应链、面辅料,还是服装、鞋履甚至家居的制造和品牌,各品类都有头部品牌,标杆型的品牌。这些给大家带来一些经验,同时中小品牌应该聚合成一个力量,一个生活方式的集合店,来帮助中小品牌以集合的方式走出来。
要重视温二代的力量,他们大多数都是有海外留学背景,有温州人特有的创业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这个在北京和上海都形成了温州创二代。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中 章君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