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一生两双鞋,来的时候虎头鞋,走的时候绣花鞋。”这是流传在慈溪的一句老话,可见虎头鞋的重要性。一双炯炯有神、憨态可掬的虎头鞋,寄托着每一位慈溪人对新生儿的美好祝愿。
虎头鞋在慈溪民间的流传要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慈溪大古塘一带环境恶劣,小孩常遇夭折。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于一种神兽:老虎。在江南地区,老虎是所有禽兽中最生猛的,不仅能威慑敌害,还能吞噬恶魔。因此,人们就仿制老虎的造型制作“老虎鞋”,把鞋头做成虎头的样式,让老虎来守护小孩健康成长,达到辟邪保平安的效果。
别看虎头鞋小小一只,但制作工序却不简单。虎头鞋的面料以绸缎为主,颜色大多是鲜亮的红、黄、蓝、绿等。针线的来来回回里,满满是制作者的心意,特别是虎头的缝制,更是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虎鼻用棉条包裹而成;虎耳用丝线绣出,呈犬牙状;虎眼用黑白两种绒线绣成;在额头上再绣一个“王”字,然后再用黑丝绒绣成两排虎须;在虎须的中间用红色丝线绣出虎口,这才有了威风凛凛的虎头。
在蒋奶奶的手中,这些繁复的程序变得不再困难。蒋奶奶,名叫蒋建飞,是浙江省级非遗项目“老虎鞋”的传承人,也是蒋奶奶布艺工作室的创始人。幼时跟随母亲学习老虎鞋制作工艺,蒋奶奶与布艺的缘分至今已有50多年。
为了不让虎头鞋的制作技艺失传,蒋奶奶通过开设工作室、非遗进校园、上街摆摊义卖等方式,对虎头鞋制作技艺进行抢救、保护与传承。在古塘街道、市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宁波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等地,都有蒋奶奶的工作室。蒋奶奶不仅自己制作虎头鞋,还开班教授残疾人朋友技艺,带动他们就业致富,用根根丝线串起缕缕真情。
随着虎头鞋受邀到上海外滩文化站、北京博物馆展出,亮相浙江卫视《跑男》综艺等,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慈溪的这门非遗技艺,虎头鞋也走出了一条宽阔的传承发展之路。
非遗小档案:
“老虎鞋”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2012年6月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美术类。蒋建飞是该项目的浙江省第五批代表性传承人,慈溪市蒋奶奶布艺工作室为该项目省级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5-9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闭幕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12无极县2025年牛皮革行业政企沟通联席会召开
2025-5-12辛集市长宗振华到制革工业区调研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