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消息报》专访时满怀信心地表示,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确实造成了一定困难,但不会也不可能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头。张大使同时介绍了在摆脱对某些西方技术进口依赖背景下,中俄创新合作的前景,中国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时对俄合作方向,以及哪些俄罗斯产品在中国更受欢迎。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会上,中国决定着力发展以高科技产业为首的民族产业,以此作为对外部政治干扰的必要反击。中国哪些经济领域首先需要摆脱进口依赖,是否有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完成进口替代的过程需要多少年?
近几年,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挑起贸易争端,作为超级大国集全国之力全面打压中国民营企业华为公司以及中兴等高科技企业。美西方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打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科技发展要依靠自主创新,国家的现代化是买不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实现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下任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中国科学院将受西方打压的技术领域作为科技攻关主要方向。中国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和企业将动员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积极吸纳国内外尖端人才。中国每年新增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才储备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确实造成了一定困难,但不会也不可能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头。中国已经具备雄厚的科技研发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约合4.58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28.1%,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超过美国、德国、日本之和。2019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近4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SCI国际科技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在高铁、5G通讯、量子通讯、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盾构机、超算、移动支付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优势。
即使是美国集中打压的芯片行业,中国也在加速赶超,是世界上四个能自主生产光刻机的国家之一。
今年,中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吸收外资规模再创新高。未来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努力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摆脱对某些西方技术进口依赖背景下,中俄合作的前景如何?
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步入新时代,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应以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深化航空、航天、原子能、高能物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实现联合研发,共同受益,共享产品和市场,打破西方封锁,为两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制定了2060年经济领域完全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从长远看,是否俄中油气合作(俄对华出口主要大宗商品就是石油和天然气)将降至最低水平?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认真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化学品等领域国际环境条约义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
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讲话中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具有雄心的目标任务很艰巨。
目前燃煤发电在中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依旧高于60%,煤炭消费占比仍超过50%,能源行业转型需要时间。
中国是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作为核心的动力能源、天然气作为替代煤炭的首选清洁能源,未来在中国能源消费中仍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世界经济下滑的严峻挑战,中俄能源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生命力,能源贸易大幅增长,重大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中方愿同俄方积极推进重大战略性项目合作,开展中小项目合作,务实推动能源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等领域合作,更多使用本币开展能源贸易结算和项目投融资。
中国不久前施行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国外引起了很多质疑和不解。如果简单明了地解释社会信用体系,是评估公民个人财务偿还能力,更确切的说,是评价社会信誉度的体系吗?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推动中国市场经济良性竞争,解决违背法律法规、不执行合同契约、不兑现承诺等突出问题。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一方面,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政策。这一机制能够帮助拥有优质信用的企业获得更好商业资源。金融机构可对个人信用良好的用户加大贷款或信用销售,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另一方面,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实施惩戒。对失信个人实行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出行,减少其银行信用额度等措施。
同时,不断完善“退出”机制,鼓励及时纠错、有限期惩戒。
目前,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建成,已和44个部门、所有省区市以及60多家市场机构联通,建立30多个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机制。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有利于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信用体系,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在欧美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将范畴拓展到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对失信进行惩戒必须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不存在一些国外舆论所质疑的“法外施法”问题。
所有俄罗斯人都非常了解华为、小米、阿里快捷支付等中国品牌。未来还有哪些中国品牌可能与俄罗斯人见面,在俄罗斯流行?
中国产品素来以“物美价廉”享誉世界。近些年,中国制造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提升。我们相信,未来越来越多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中国商品将进入俄罗斯市场。
在华为、小米等大家熟知的通讯终端品牌继续为俄通讯现代化服务的同时,VIVO、OPPO、魅族等智能手机品牌,联想、神州、清华同方等电脑品牌,康佳、创维、长虹等电视品牌和海尔、美的、TCL等冰箱品牌也得到俄消费者更多青睐。
中国机电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哈佛、吉利、比亚迪等品牌汽车将在新能源、环保领域大放异彩。
此外,更多高质量的服装、箱包、鞋帽等轻工产品,中医药产品,中餐食品饮品也将陆续出现在俄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5-9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闭幕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