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朝星 通讯员 张玉玲
剪鞋样、粘鞋帮、画图形、绣虎脸……,1月26日上午,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大营镇黄家村针绣工作室里,一群中年“巧媳妇”正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有说有笑地做着手工“虎头鞋”。桌子上摆放的一双双已经做好的“虎头鞋”栩栩如生,宛如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而得名,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在民俗中,绣有百兽之王的虎头鞋可以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因此虎头鞋深受老百姓欢迎。
为拓宽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效,近年来,尉氏县大营镇黄家村结合实际,依托本村手工制作户量多且技术精湛等优势,采取“手工作坊+农户”的模式,通过免费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提供材料、组织销售等方式,吸纳本地留守妇女、贫困户等村民群众,通过手工劳作实现家门口就业,抱团发展增收致富。
“以前俺自己制作‘虎头鞋’,产量小效益低,这几年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俺开设了手工针绣工作室,免费为姐妹们提供技术、材料等,鼓励村民群众发展手工制作,并实行自主灵活的务工模式,村民群众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拿走在家趁空干,也可以来工作室一起干,俺结合加工质量、数量给她们算工钱,一般每人每天平均可制作2对‘虎头鞋’,可挣到60多元钱加工费。”该镇黄家村针绣工作室负责人陈明花介绍说。
“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既能到工作室做,也能把针线活带到家里完成,工资按件结算,既不耽误干农活、做家务、照看孩子,还能挣钱,这样的工作可真像是为俺’量身定制’的,”该镇黄家村留守妇女赵大姐开心的说。
如今,在黄家村针绣工作室就业的留守妇女、贫困群众有20多人,年加工“虎头鞋”上千双,年均创收近10万元,制作传统的“虎头鞋”圆了农村“巧媳妇”的致富梦。
2025-9-12省协会到河北伟亿水貂养殖有限公司调研
2025-9-12省协会赴尚村·中国裘皮城调研
2025-9-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荣获全国皮革行业协会商会“优秀单位”称号
2025-8-9省协会赴西亚皮草新城调研
2025-8-9省协会参访清河羊绒小镇
2025-8-2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参访廊坊博览中心
2025-8-4辛集市第三届服装设计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9-30阳原国际裘皮城十月一日免费大巴旅游直通车正式开通啦!
2025-9-30第八届河北时装周在沧州圆满落幕
2025-9-29第三届“三台鞋匠”劳务品牌专项职业技能大赛举办
2025-9-27刘志诚到羊绒小镇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