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年初以来,海宁以服务皮革产业为出发点,主动对接8省12城,实现了民生和商事登记高频事项的跨省通办。
新年伊始,海宁和哈尔滨市道里区就跨省通办签订合作协议,聚焦两地皮革城内市场主体的服务需求,梳理了68个高频商事登记事项和77个医保、社保、公积金、公安等民生高频事项作为首批“跨省通办”事项。
两地还编制了“滨海合作”商事登记指导手册和政务办理指导手册,确定跨省通办的审查要点,明确流转方式,专人对接、专窗办理,打通“异地申报、收受分离、云上流转、递寄送达”的跨省通办流程,方便两地群众“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无感办”。
1月25日,哈尔滨皮革城商户林女士通过跨省通办模式,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顺利办理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她有感而发:“这样真的方便多了,省得我浙江、黑龙江两地跑!”
海宁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拥有世界闻名的皮革专业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目前已建成以海宁为总部,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川渝、湖广、新疆等地的连锁市场网络,经营企业逾万家,年产值达千亿规模,从业人员超十万人。各皮革城之间人员、商贸往来频繁,群众异地工作生活、企业跨区域经营办事“多地跑”“来回跑”“不得不跑”等问题突出。
今年初以来,海宁充分利用皮革城“飞地”优势,立足服务全国最大皮革产业市场,聚焦群众迫切办事需求,“以点、拓圈、织网”探索“跨省通办”新路径,助力全国统一“皮革大市场”打通“政务商贸”双循环。
以“滨海”通办为蓝本,海宁点对点拓展“跨省通办”半径,逐步打通8省12城市的皮革城“朋友圈”。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8省12城同步开设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专区,实现“单点申报、数据漫游、无感办理”;探索电子证照共享互认、证照互办互发,大力推进跨省通办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助推实现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网上办、一地办”。
在“跨省通办”合作基础上,海宁积极探索构建“协同监管、联防联控”新机制,深化在知识产权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跨区域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大保护工作格局,聚力打造一张协同监管灵敏、政务服务高效、要素流通顺畅的经济社会双循环网络。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宁正全力打破部门壁垒、区域壁垒,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使市场要素畅通无阻,使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助推建立现代化全国统一专业市场。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5-9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闭幕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