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中国获得北京奥运会举办权以来,体育产业迅猛发展,经过前期粗放发展后,国际品牌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体育产业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对穿着有了更高的需求,品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李宁作为国产服装品牌的“头号交椅”,其生命周期发展过程和营销策略值得人们称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带动了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培育了众多知名品牌:李宁、安踏、361度等等,成就了万家体育用品企业的经济收入,李宁2002年的销售额9.58亿元,2009年增长为83.87亿人民币,这是奥运会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力。
根据李宁接受媒体访谈描述1993年李宁首次盈利,从1993年到1996年销售收入每年都实现翻番的增长,1996年销售收入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的6.7亿元。
李宁运动品牌的生命周期
1、导入期
导入期是指新品牌入市,消费者还没把品牌从产品上抽离,品牌是陌生符号,等待认识和检阅,因此品牌定位非常的关键。李宁品牌的导入期非常短,因为李宁在中国家喻户晓,具有影响力与生俱来的优势,是其他品牌难以模仿的。当品牌处于创立阶段,政府的扶持、政策的红利、大型赛事的支持,能达到刺激、加速品牌树立的效果。例如李宁借助1990年北京城亚运会,迅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消费水平比较低,营销对象为中低端群体,产品介于休闲和运动之间间的大众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苦难后,经济的起飞让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宁使用广告词“中国新一代的希望”,说出了国人的心声,品牌和消费者的心声连接度非常高。李宁牌借助李宁的知名度让导入期从1990年到1992年每年超过50%的速度发展,但技术还不成熟,只能模仿国际知名品牌,满足大众能穿运动服饰的需求。
2、成长期:1993—2001年
成长期是指消费者通过产品、广告等接触,有一定的认知度,累积一些品牌知名度开始脱离产品,累积品牌的附加值,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迎合市场更多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挖掘消费者新的需求,保持前瞻性,让产品在市场上提高占有量和稳定性。
李宁推出“把精彩留给自己、我运动我存在”的广告词,宣扬个人,强调个人价值观,符合目标市场心理。产品休闲系列为主,营销手段为草根行动,李宁受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经济复苏、1990年亚运会热潮所影响,从1993年起高速发展,到1996年销售额达到6.7亿。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体育运动用品由“贴牌代工生产”向“自创品牌生产”过渡,出现了一批知名运动品牌竞争,导致1996—2001年销售额徘徊在7亿人民币,于是1996年把李宁从李宁牌中抽离,使用歌手瞿颖为代言人,营销目标为普通大众。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出现低迷,但1999年提出国际化,试图从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并模仿国际知名品牌运营和生产战略。但质量上没有明显优势,低端运动鞋进入门坎低,晋江品牌抢占了李宁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但国际市场还没获得发展。
3、 再次成长期:2002—2012年
1999年李宁开始国际化发展,自德国开始迅速在自德国开始迅速在99个国家和地区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赞助法国2000年奥运会代表队、2001年俄罗斯世运会代表团等。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让处于瓶颈期的李宁带来腾飞的机会。中国人“百年奥运梦”终于实现,“一切皆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心声。代言人为达蒙·琼斯、奥尼尔、郭晶晶、伊辛巴耶娃、埃文·特纳等国际化运动明星。2002年李宁重新定位为运动休闲及专业领域,重点为5个项目:跑步、篮球、网球、足球、健身。其中跑步进入门槛底,老少皆宜,全国火热的马拉松比赛,定位非常的准确。2004年李宁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运动服饰品牌第一个成功上市企业,提升知名度和信誉度。2005年李宁成为NBA的战略合作伙伴,聘请中国足球运动员李铁为代言人,提出了“品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开始注重研发新产品,推出如东方元素的“飞甲”篮球鞋,赢得了市场的肯定。2007年李宁公司建立知识协同中心(KCC)和员工学习发展中心(LDC)注重内部培养知识和创新意识,但在销售额一路飙升的影响下,创新与科技没有持续投入与坚持。
4、成熟期
成熟期时市场同质类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相差不多,市场也接近饱和,空间变小,行业壁垒形成,消费人群稳定,品牌忠诚度最高。2001年北京成功申奥下李宁挺过1997—2001年企业发展瓶颈期的危机,眼前红火的市场,让李宁迷失了自我,对产品研发创新动力不足,如2006年推出“李宁弓”减震科技之后科技创新乏力。李宁没有借助北京奥运实现企业现代化转型,缺乏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投入,也没购买技术转让、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实现企业升级,只是销售额度上增进和成长期的再循环,让危机推后近10年而已。
5、衰退期:2010—2014年
2008年国际性金融危机,西方经济萧条,中国GDP却以8%速度增长。而2009年李宁公司却在启动国际化战略,而此时NIKE、ADIDAS深耕中国市场,中国成为了国际公司盈利的区域。2008年北京奥运和政策的支持下,中低端的体育服饰制造科技含量少,体育用品迅速模仿崛起,很快发展成中国知名品牌,李宁既没有鲜明营销模式,也没有过硬产品,却把价格提升到NIKE、ADIDAS的水平。2010年李宁更改LOGO,广告词换成“让改变发生”,突出“90后李宁”,让从“60后”到“80后”消费者认为被李宁舍弃,而这群体却是忠诚度高和消费能力最强的,最终也没有得到90后的接纳。2012年李宁首次亏损市值降幅近80%,2012—2014年亏损31.52亿元。
对于李宁发展的建议:
1 、实现产品升级,完成现代化企业转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体育领域,也是真理。李宁要甩开和国内其他品牌的距离,需要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建立自主研发创新模式,完成现代化企业转型。企业要立足于未来,不被眼前火热市场所迷惑,不思创新,过度依赖政策扶持,毕竟不可避免与国际品牌短兵相见。
2 、国内市场是企业的根基,稳步发展国际市场
“走出去”具有爱国情怀,也是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但不可本末倒置,本土市场是国际化发展的保证,深挖国内市场需求,扎根中国市场。中国元素是品牌永恒的魅力,李宁最大的优势是东方元素,而不是西化的李宁。
3 、稳定品牌传递的核心理念
李宁在成长期内多次更换广告词,缺乏内在关系,品牌的内涵没有延续,特别是“90后李宁”让消费者感受被遗弃,而过硬的产品能与NIKE、ADIDAS相媲美才是核心,因此李宁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精神,实现质量的稳定和技术的突破,进入品牌的成熟稳定期。
4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形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中国将引领世界的发展,2015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李宁公司在互联网领域要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
2025-5-8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开幕
2025-5-82025裘祖文化研讨会暨第七届河北省毛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召开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