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越南外贸出口3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一季度出口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越南外贸数据迅猛增加引发众多关注。
01
中国订单“外溢”
更像是疫情后的重启
一季度越南从中国进口货物276亿美元,截至一季度末,越南对华贸易逆差140亿美元,越南很多零部件、原材料还是从中国进口,在越南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等地。
而很多订单虽然转移到了东南亚,但仍是中企在承接。据越南官方统计,三分之一的外商投资家居企业是从中国迁来的。
虽然已经两年时间没有回国,但赵骞对国内热议的订单转移也有关注。
“这种现象存在,也是正常的企业行为。因为企业手里的出口订单需要按时交货,而两个国家的疫情管理并不同步。去年越南疫情严重的时候,国内疫情控制比较好。如果一家企业集团两国都有工厂,就会让中国国内工厂多生产一点。今年越南逐渐恢复正常,工厂能够正常生产,那就让越南工厂多生产一些。”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我国订单外移多集中在纺织服装、家居建材、消费电子等行业,而纺织服装、家居建材行业的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早而有之,去年东南亚爆发的疫情只是暂缓了这一进程,如今更像是进程重启。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韩军认为,中国产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外溢”是必然,中国与越南产业链更多是互补关系。
02
订单之争背后
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把产能转移到越南,是否意味着越南制造的竞争力开始超越中国?
赵骞认为,相对中国制造,现阶段越南制造有两大优势:
一是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低,二是越南与各主要经济体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FTA)带来的市场准入便利及关税优势。
但赵骞认为,越南的制造业更多仍然停留在产品代工阶段,或者组装出口阶段。目前,中资企业几乎没有在越南设立产品研发机构,其他国家的外资企业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越南本土制造业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也有限。
韩军也认为,中越两国制造业之间更多是互补关系。
韩军认为,中国产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外溢”是必然。此外,中国已经加入RCEP,并不太担心所谓制造业转移问题。越南等东盟国家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未来促进亚洲整体出口贸易。
赵骞同样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认为,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有三个,一是产业链非常完整,二是国内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带来的成本优势,三是工业4.0应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5-4“白沟箱包”闪耀第137届广交会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