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皮都”而闻名的水头镇,制革行业是镇里的主导产业,但也属于重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从1998年起,平阳县先后开展三轮集中整治,时间跨度长达10余年之久。1290家制革企业兼并重组为8家企业,转鼓由3308只削减到223只,制革基地每天的废水处理量由7万余吨下降至8200吨。但是,行业仍然存在“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对此水头镇紧盯问题开展八大破难攻坚行动,全面彻底推进园区问题整改。
环境整治重在治本。去年7月以来,委托第三方机构为园区内的8家企业开展全面体检,量身定制“一厂一策”整治方案,安装工况监控系统,完善企业排污溯源管控体系,实施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关乎企业甚至产业的长远发展,整治提升迫在眉睫。”水头镇常务副镇长曾上靠介绍,镇里以更严格的标准督促企业完成整治,集中拆除老旧违建厂棚3.5万平方米,对各厂历史遗留的生产现场、废水收集、固废处理等完成全面整改。
温州宝瑞皮业有限公司的近10只大型转鼓正不停转动。在车间出入口,只见路面四周有一圈宽3厘米深10厘米的小沟。“皮革搬运、加工区域的污水都通过这里流入管网,我们不让一滴污水流到厂区外面。”平阳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三队队长金传忠介绍。这一圈小小的沟渠,却显示了水头镇全力治污的巧思和决心,如今这样的污水通道已在园区全面铺开。
“这些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我们可以放心带外地客户来验厂了。”温州宝瑞皮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非凡说,以前不管晴雨,园区满地泥污,常常走一圈就报废一双鞋。如今,干净的园区硬化路面上,见不到一滴污水,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了。
对于治水而言,截污纳管是关键。水头镇完善园区雨污分流,新建3.5公里市政生活污水主管网、3公里雨水管道,并在企业污水处理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加装流量计,所有数据一屏掌控。在完善园区截污纳管、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当地政府通过机器人帮企业排查所有工业污水管道,为企业加装初期雨水收集智能监控系统以智能控制雨水排放。多管齐下,累计一年为园区企业节约污水处理费用500万元。
为了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改头换面,水头镇攻坚污水治理、管网整治、厂企整改,重建6条园区道路,狠抓环卫和河道保洁,确保园内垃圾日产日清,对园区外立面进行美化,对集中装卸皮革场地实行硬化,实现制革园区有序管理。与此同时,每月定期检测金凤溪、鸣溪河水质,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确保水体稳定达标、河道水清岸洁。
除了“看得见”的环境整治,还有“看不见”的长效机制。水头镇出台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交警、环卫、治水等部门联勤联动,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引进第三方环保管家,形成“政府主导、第三方协同、市场化运作、共同治理”模式。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