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裴进长介绍,该县拥有裘皮服装加工企业1.8万家,年加工各类裘皮服装400多万件,畅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受到产业下行、出口受阻、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遇到了发展瓶颈。在这个关键时期,枣强县把“轻奢服装、高端定制”作为对接时尚前沿的主攻方向,通过引进项目、提升技艺、树立品牌等方式为毛皮业发展创造新契机。
“在研发创新上,我们投入了100多万元。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已经开发设计30多种新产品。”说起公司下一步发展,兴宏裘皮有限公司魏占福信心满满:“新产品一推出就很受欢迎,业务量增加了两成以上。我们准备再上一条西装流水线,主做‘皮毛+时装’。”
枣强县还是全国有名的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加工企业700多家,行业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加工能力200多万吨,但过去存在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去年以来,为加快复合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枣强县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引导鼓励企业开发高端复合材料制成品,重点发展多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电取暖产品,积极开发面向航空航天、风电叶片、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性能产品。
在枣强县恒润集团投资3000万元的LFT-D(热塑性)模压生产线上,机械手臂飞速运转,热塑性物流托盘从原材料到成品仅需120秒。“它的投用,实现了枣强复合材料产业由热固型向热塑型的转变。”恒润集团产业服务事业部总监刘菊芳说。
枣强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广红介绍,枣强县依托河北省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枣强工业设计中心、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了联合研发平台,定期发布的“中国·枣强复合材料产业指数”,更是为产业采购商、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系统、持续的数据服务和决策依据,提升了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准确的方向定位,为枣强县两大产业赢得了新的效益突破。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裘皮产业发展指数收报148.54点,环比涨幅为41.94%;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指数快速上行,收报182.57点,环比上行11.49%,同比上行11.79%。
枣强县副县长朱金池介绍,下一步,该县将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用有效对接,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培育“领跑者”企业为抓手,继续加快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王胜强、黄建)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