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平原小县城,本地不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但是蠡县皮毛皮革产业却非常发达,并且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使蠡县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裘皮之都,究其原因一是蠡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蠡县传统的皮毛皮革加工技术和历史文化,三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蠡县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平原小县城,本地不是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但是蠡县皮毛皮革产业却非常发达,并且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使蠡县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裘皮之都,究其原因一是蠡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蠡县传统的皮毛皮革加工技术和历史文化,三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政策。
独特的地理位置
蠡县地处华北平原中部,潴泷河下游地区。陆路、水路交通比较发达。这里从古至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蠡县在许多朝代都处于交战的前沿地区,在休战的和平时期,这里又成了农贸产品,尤其是皮毛皮革等产品交流中心,南北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北方和关外的马匹、牛羊、皮毛等都途径蠡县运往山西、山东和南方地区。尤其是蠡县鲍墟、孟尝、东莲子口、留史、大百尺一带,紧靠潴泷河,河运发达,交通便利,逆流而上可到定州、山西、陕西一带,下游直达白洋淀、天津出海口。
皮毛皮革加工技术和历史文化
从远古到商周再到春秋战国时期,蠡县皮毛皮革加工技术都是一流的。当时留史一带土地贫瘠,多是盐碱性质的土地,老百姓生活比较困难。为了更好的生存,人们开始对兔子、马、牛、羊等进行皮毛加工,将皮毛皮革产品贩运到中原地区。当地的皮货货源不足,人们逐渐走出蠡县,推着独轮小皮货车到关外、草原等地区收购皮毛再运回来加工,然后把成品又推出去贩卖,以此获取利润,改善生活。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利用盐碱地熬皮硝,大缸浸泡,褪毛,甭平,捶压,染色,黍子面鞣制等十几道完整的皮毛加工工序,在当时这些技术是非常领先的,有些皮毛皮革加工技术还密而不传。除此以外,蠡县先后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他们都和蠡县皮毛皮革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为推动蠡县皮毛皮革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代黄帝姬本、比干、鲍叔牙、管仲、孟尝君等,都先后在这里经商,留下了很多懂得皮毛皮革加工的匠人,逐渐和蠡县当地人融合在一起,使得皮毛皮革加工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推广。
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留史及周边村民开始开设小作坊批量加工皮条或鞭鞘,还将皮毛制成高档裘皮服装出售。同时,蠡县皮毛皮革产业分工比较明确,形成了“李家佐的皮条,朱家佐的胶,南白楼的皮袄,大王村的鞘”,一时间,留史、鲍墟、东莲子口、五夫一带皮毛产业闻名遐迩,外地货商纷纷到蠡县收集皮货。因此,蠡县虽然不出产皮毛皮革业所需的原皮,但是精湛的皮毛皮革加工生产技术,使得蠡县的皮毛皮革产业兴旺发达,闻名中外。
当时著名的皮店作坊有“福昌厚皮店”“通泰裕皮店”“聚兴皮店”,到了清朝末年留史、鲍墟、大百尺一带已经有“万通”“泰昌”“仁和”“瑞盛”“源昌”“义兴”“德源”“泰和”“聚兴”“丰泰”“万兴”“万隆”“裕兴”等大皮店。
(图为古代皮货店场景)
2025-7-9省协会到阳原经开区调研
2025-7-9靳国庆与王和平举行座谈
2025-5-24省协会到阳原走访调研
2025-7-24省协会参访金证引擎数字中心
2025-7-17省协会参加“河北省集群金融进万企”启动仪式
2025-7-15省协会到辛集调研时装周筹备工作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8-1辛集国际皮革皮草时装周即将启幕
2025-8-1安美桥羊绒: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撬动消费者新需求
2025-7-30河北辛集:全产业链赋能 千年皮都焕新颜
2025-7-30河北肃宁:特色产业借“数”腾飞
2025-7-28辛集皮革:绿色工艺+文化创意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