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产区动态
个人 企业 

肃宁县裘皮之都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23-1-13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时空大观   点击 1370
肃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石中心位置,距北京、天津、石家庄各200公里,东距黄骅大港160公里。朔黄、京九两条铁路和大广、保沧两条高速在肃宁交叉过境,形成了独特的双“黄金十字”交通区位优势,即将建设的曲港高速也将在肃宁过境,进一步构建起了环绕县城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络,使肃宁成为连接城市与港口、沿海与内陆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朴实的肃宁人,传承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负重拼搏、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逐步把一个规模小、品种少的毛皮产业发展成为世界驰名的裘皮服装生产基地,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裘皮之都。

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现状

肃宁的皮毛业主要发源地在尚村镇,尚村皮毛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末清初。传说乾隆皇帝穿过的一件裘皮猎衣,就是从尚村买去的材料加工制作的。解放初期,人们开玩笑时,拿起别人的衣服说:“拿到尚村去换鞭鞘吧!”(意在说别人那衣服是兽皮)。可见尚村的皮毛业早已广被人知。以前,尚村皮毛行业规模小、品种少,只有鞭鞘、刷子、牲口套和土法鞣制的裘皮等产品,当时只能作为当地农民糊口谋生的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尚村皮毛业迅速发展起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的“原皮购销阶段”;第二阶段为90年代后期的“市场流通+裘皮加工”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肃宁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皮毛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兴县战略,从龙头带动、市场支撑、工业支撑、科技与品牌、污染治理、治安保障、宣传推介等八个方面着手,积极推动皮毛产业提档升级,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业已形成了珍稀皮毛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硝染、制衣制件、出口创汇的龙型产业格局。目前,全县拥有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养殖场54家、养殖专业村89个、养殖专业户1.5万户,皮毛加工企业及摊点达1300余家,皮毛产业从业人员5.5万人;年出栏皮毛动物353万只,年产各类裘皮服装服饰430万件,产品畅销欧美、日、韩和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村皮毛市场年交易各类皮张1.1亿张,交易额达130.5亿元,交易量占到全国70%;裘皮服装交易市场年销售裘皮服装服饰60万件,交易额达40亿元,是辐射华北、东北、西北的裘皮服装贸易中心,被认定为国家3A级商贸旅游景区。2013年,全县皮毛业产值突破133.5亿元,交易额81亿元,出口创汇1.9亿美元,纳税1.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0%左右。先后涌现出了华斯、华源、天龙、库氏、鹏宁、兴艺等一批发展势头迅猛,带动力强的裘皮龙头企业。其中,华斯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2日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裘皮第一股”。肃宁县先后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全国纺织服装业八大基地之一”和“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2005年10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命名为“中国裘皮之都”。肃宁已成为全国裘皮行业的“集散中心、加工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和信息中心”,被世界裘皮协会主席林哈特先生概括为“世界裘皮看中国,中国裘皮看肃宁”。意大利著名裘皮服装设计师马蒂尼到过肃宁后曾感慨地说:“我来到了真正的毛皮之乡,这里是一个世界皮毛集散地。”

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历届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和正确决策。2002年,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皮毛产业发展,提出了“政府抓环境,企业抓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思路。政府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上,旨在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制定了《皮毛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尚村镇区总体建设规划》,提出把肃宁建成全国最大的裘皮加工基地、裘皮服装交易中心。为改善县城到尚村的交通条件,2002年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000万元,修筑了宽阔平坦、干净亮洁的肃尚公路,还规划了占地250亩的新皮毛市场,整个市场总投资1.1亿元。高标准建起的皮毛网站、皮毛拍卖行、客商洽谈室、模特演示厅、皮毛展室等,成为展示尚村皮毛业的窗口和举办国际皮草交易会、裘皮拍卖会的场所。成立了河北肃宁裘革行业协会,一方面加强与国际皮毛协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信息沟通,获取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在行业自律和产业登高上发挥积极作用。新建了尚村裘皮网站,创办了《尚村裘革报》。利用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和政府招商网、皮毛网站对产业进行了集中宣传,提高了产业的知名度。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规划实施了占地1l00亩的皮毛工业园区、硝染园区,制定了园区招商政策,积极为企业入驻搭建平台。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办法,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办厂,鼓励农民向城镇流动。狠抓尚村镇区皮毛市场环境治理。为搞好皮毛城建设,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对尚村皮毛镇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谋划建设尚村大型污水处理场,加大了镇区卫生、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管理力度,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优化了皮毛产业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县委、政府又通过抓龙头带动、市场支撑、工业支撑、科技与品牌、污染治理、治安保障、宣传推介等,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挥华斯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开工建设了投资51亿、占地1350亩的华斯产业园,目前投资4亿元、占地70亩的一期工程华斯国际裘皮城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3亿元、占地300亩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围绕加快毛皮市场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了投资8亿元、占地132亩的裘都商城和投资5.5亿、占地118亩的原皮交易市场东扩等项目。围绕做牢工业支撑,规划设计完成了总投资20亿元的裘皮服装加工园项目,建成占地70亩的标准化厂房。围绕实施科技支撑和品牌战略,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在肃宁建设国家毛皮质检中心和国家级毛皮实验室,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引进了总投资7.6亿元的上海润妍化妆品项目和裘皮边角料二次加工项目。围绕根本上解决产业污染治理问题,投资3500万元建设了第一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2万吨;规划了投资5.4亿元、占地150亩的毛皮循环科技示范园项目,将现有20家硝染企业进行整合并全部迁入园区,目前正进行项目前期和征地工作。围绕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治安保障,增强尚村镇区和工业区警力配备,全面实施天网工程,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围绕加强宣传推介,先后成功举办了共14届中国•尚村国际皮草交易会,中国裘皮之都影响力不断提升。

精勤诚信和开拓创新

肃宁的皮毛企业几百家,有贡献的皮毛企业家也有几十个,比如贺国英、崔国如、郭志欣、齐振环、霍海军、赵占岭、李长松、库伟、许俊章等,现择其一二简介于此。

华斯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国英,以精勤诚信的品格和厚德敬业的精神,打造了中国裘皮之都的龙头企业,集鞣制、染色、编织、服装、服饰生产及尾皮加工于一体。该企业始建于1993年,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公司下设华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华源服装有限公司、华泰皮毛制品有限公司、华艺皮毛公司、亚通毛皮制品有限公司和华通物业等6个公司。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贺国英成功背后,不仅依靠产品优良的品质,而且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内涵。“精、勤、诚、信”四个字,概括了贺国英多年来的一贯追求和经营理念。一位教授说:“贺总特别讲产品的精益求精,他从德国、意大利等国请来专家具体指导,不但提高了技术水平,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而且拓宽了信息渠道。”在天津外售时,外商多次看中看好华斯产品,英国的AB公司主动提出与华斯合资办厂。华斯集团的拳头产品裘皮褥子,连续七年产、销居世界首位,裘皮服装、服饰畅销英、德、意、美、俄等欧美国家和日本、南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安哲路”系列裘皮服装服饰在中国国内开设了50个经销点。

贺国英把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自己发展的服务理念,提出“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华斯人的追求”,把“为人生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创造幸福”作为企业发展的使命。他要求员工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客户要求的要做好,客户没有要求的也要做好,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一次与外商签订裘皮合同时定价每条76美元,可到交货期间市场价涨到每条125美元,外商来电话表示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但贺国英坚持以诚取信,果断回答说:“合同上怎么定的就怎么办,决不能违约。”外商听后非常感动。第二年这位外商与华斯公司继续签订了裘皮合同,签订时每条l00美元,到交货时市场价下跌到每条90美元。由于上次贺国英以诚取信,这位外商也果断表态,按原定合同付款。国内一位老板带办公室人员前来提货,但中途有事回了上海,办公室人员不懂皮货,所以在挑选货物时尽管态度认真,但也把等级差的产品掺入其中。贺总知道此事,对下属批评说:“人家要一级产品,为什么有三级产品掺在里面?”下属说:“是他自己挑的,他不懂眼。”贺总生气地说:“他不懂眼你们还不懂吗?快去换!”

正因如此,国内外客商常常有的不来人就把款打过来,让他们把产品打过去。当然也有贺国英不见款就发货的,靠得是诚信。

当地群众说,他们到华斯公司交皮子,贺国英说两天后付款,人们便百分之百相信,交上货见有专人记了帐,连收条都不要就回家。贺国英在人们心目中赢得如此高的信誉,是他多年来一直重诚信的结果。

肃昂裘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欣,其负重拼搏敢于开创的精神,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肃昂制革有限公司的前身叫肃沈制革厂,始建于1994年5月,郭志欣为创始人。该厂有过发展,也有过低迷。1998年以来,郭志欣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大胆走出国门,开辟俄罗斯市场,五年迈出了五大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跃为全县的出口创汇大户。201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产值2200万元,实现利税106万元,出口创汇260万美元。

第一步:跨出国门。1997年,郭志欣通过市场考察,发现不少国内同行正在开拓俄罗斯市场,且取得了较好效益,便决定亲自到俄罗斯闯一闯。他来到莫斯科后,一下飞机,人地两生,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本来已说好来机场接他的朋友因故未到,一时手足无措。多亏遇到一位雄县名叫王树民的客商主动帮助,住进了一处宾馆。在莫斯科,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兵营、索口有两个比较大的皮衣批发市场。兵营贸易量大,但费用高;索口虽刚刚起步,可费用低且具有较大的商机和潜力。通过对比分析,郭志欣以每月800美金的费用租下了一个l9.5平方米的摊位,安下了自己的家。他根据俄罗斯人的穿着习惯,购买了样衣,回国后先小批量生产,结果上市后非常畅销,两天就批发了600件服装,初步开拓了俄罗斯市场。尽管当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卢布大幅贬值的冲击,仍然实现销售收入504万元。后经考察,他又在莫斯科一个占地8平方公里的集装箱批发市场买下了一个集装箱摊位,开始了新的经营。l999年,实现销售收入940万元,上缴税金42.7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初步尝到了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甜头。

第二步:扩大销量。2000年,肃昂申办了自营进出口权。该企业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使产品具有成本低、利润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几年来,他们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对内加快了原有皮件厂的更新扩建,提高产量。先后投资200万元兴建了宽敞明亮的皮件车间,缝纫机的数量增加到200台,日产皮衣700多件,有力保证了市场供应。对外他们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市场,制定积极的销售优惠政策,不断加大促销力度,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设立了销售中心。皮衣销量逐年增加,2000年销售皮衣3万多件,2001年生产销售皮衣近9万件,2002年生产销售皮衣12万件。出口创汇连年攀升,2000年出口创汇145.8万美元,2001年出口创汇503万美元,2002年出口创汇高达755万美元,企业出现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三步:捕捉商机。对俄罗斯市场,郭志欣每年都要去几次,看看自己的商品在市场上处在什么位置,什么面料的服装最流行,什么款式的服装最畅销,市场上有什么最新的科研成果,预测分析市场的发展动态,调整发展方向,与时俱迸,永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1999年,郭志欣连续5个月生活在俄罗斯,中间只回家5天。2000年春节前夕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才回家,大年正月初六就又赴俄。通过对俄罗斯市场的调查分析,他预测到俄市场上最流行的当属羊皮高档男女西服的趋势,又通过国内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认为此项目操作性强,风险小,利润大。郭志欣就积极开发了羊皮男女西服系列产品,深受客户青睐,迅速占领了俄罗斯市场,且一路领先,畅销不衰。2002年春,仅西服系列在俄销售量即达4万多件,呈现出淡季旺销的可喜局面。仅此一个项目就为企业实现创汇200多万美元,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第四步:品牌效应。在俄罗斯市场打出自己的“肃昂”商标后,郭志欣紧紧围绕创品牌、保商标开展工作。全公司掀起了重科技、敢创新、抓管理、求质量、树品牌的高潮。各环节各部门自我加压,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年年有突破,月月有提高,不断升级换代,市场占有份额稳中有升。2002年在俄罗斯市场上销售服装l23000多件,仅l0月份出口创汇就达l70多万美元,一个月比1998年全年销售高出896万元,比1999年全年销售高出460万元,与2000年全年销售基本持平。有多家客户建立了专卖店,专门经销“肃昂”产品。许多消费者认准了“肃昂”这个红牌,产品一到,即被抢购一空。郭志欣也成为沧州成功开创俄罗斯裘皮市场第一人。

肃宁县委、县政府先后成功举办了共14届“中国尚村国际皮革交易会”,届届取得圆满成功,超过了预期效果,引起了国内外皮革界的关注。尤其是2003年1月举办的“中国尚村皮革交易会”,气势恢弘,成效明显。

对举办这次交易会,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早在2002年5月份就建立了筹备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组成外联、布展、会务、文秘、宣传等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河北省副省长才利民、沧州市委书记张庆华、市长郭华也对如何办好交易会提出要求。为营造良好氛围,提前在《河北奥运经济》画册、《中国皮革》杂志、《河北经济日报》、《中国商报》、《沧州日报》专版宣传;在县城、尚村镇区树立了大型广告牌;对公路进行了美化亮化;在有关网站发布了会议消息;联系了有关领导、国内外商客和新闻媒体;提前发出邀请函l000份,并到海宁、桐乡、枣强、辛集、留史、北京雅宝路、北京裘革制品交易会等地作宣传广告。参加开幕式的有省、市领导、中国皮革协会的领导,应邀参加产业论证会的国内皮革界专家,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等70多名外商和香港、澳门的30多名客商及十几个省市的1000多名客商。本届交易会以沧州市人民政府名义举办,开幕式上市长郭华、副市长解晓勇亲临大会,中国皮草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省政府副秘书长宁振华、国际裘皮协会理事朱仁永、中国工程院院士段镇基、国务院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齐建平、四川大学纺织学院院长兼皮革系主任陈武勇、陕西科技大学皮革工程院院长俞从正、东南大学教授吴浩汀、河北省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晓海、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工程师李燕萍、张铁山等领导及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沧州市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

本次交易会与会人数6000多人,比上届多一倍,其中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外商70多人。国内北京、哈尔滨、海宁、青岛、威海、大连、枣强等地客商l600多人。全国350多个珍稀皮毛动物养殖场,中国尚村獭兔联合会250多名会员以及友好县市负责人,肃宁周边县市的企业、皮毛商4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内容丰富,效果良好。如裘革产品展销、尚村皮毛市场招商、皮毛行业项目发布、全国各大珍稀皮毛动物养殖场生皮展销会、中国獭兔联合会獭兔皮拍卖会、肃宁皮毛业五年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项目合作签约等都受到中外客商的欢迎。肃宁裘革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先后召开了两次裘革协会理事会,对交易会进行了研究,企业对举办交易会也提高了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会议上表现了涌跃参展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模特展示上,许多企业做了精心准备,展示服装档次高、款式多,赢得了中外专家的好评。

交易会共达成购销协议470份,协议险额3.1亿元。意丹隆公司开幕式当天即与一外地养殖企业达成硝染万张狐狸皮的协议,天龙公司与法国裘皮服装负责人卡琳娜女士达成一批服装订购协议,并与香港、日本等外商达成有关协议,协议金额l60多万元。库氏皮革公司与丹麦一家养殖厂的水貂养殖业务也开始洽谈。库氏皮草与香港时娜公司、世资皮革与中皮国际贸易公司各签订了l5万张的皮张购销合同,并举行了签约仪式,合同金额6000多万元。獭兔皮拍卖皮张8万多张,成交金额380多万元。皮毛市场招商会上与哈尔滨、齐齐哈尔、内蒙等地客商签订购房协议6份,协议金额l00多万元,还在肃宁皮毛市场设立了办事处。

“中国裘皮之都”已从河北肃宁巍然崛起。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