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5元,成交!”
2023年第四届中国日土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现场,经过激烈角逐,超细羊绒以每公斤1355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近几年羊绒竞拍价格的历史新高。
高成交价格的背后,凝结着河北省援藏干部人才的智慧和汗水。30年来,他们与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干、一起拼,在原种保护、良种推广、产品销售等方面下了一番实功夫、苦功夫,让日土县羊绒质量越来越高,能与“羊绒之王”藏羚羊羊绒比肩,成为名副其实的“纤维宝石”。
抓好种业这个农牧业“芯片”,持续提升羊绒质量
日土县自古就有饲养绒山羊的传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土绒山羊毛色较杂、产绒量低,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立足这一实际,河北省援藏工作队依托河北对口支援,谋划白绒山羊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将日土打造成为阿里乃至整个西藏优质羊绒购销集散地。
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抓好种业这个农牧业的“芯片”。1997年,他们与当地专业人才共同推动白绒山羊原种场建设,2020年协调资金900万元完成原种场改扩建工程;建设乡村选育点9个,培养科技示范户408户。此外,积极对接河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向原种场提供技术支持。
多年来,原种场每年通过人工授精出产大量白绒山羊,并通过乡级选育点、科技示范户进行推广,逐渐将不合格的种羊淘汰,形成遗传性能稳定的群体。截至2023年底,全县共有白绒山羊15万余只,占绒山羊比重85%以上,比30年前提升了7个百分点,羊绒平均直径为14微米左右,个体年平均产绒量达到300多克。
推动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养殖
“与个人养殖相比,专业合作社在饲料、管理、防疫、销售等方面具有优势。”河北省第十批援藏专技人才、日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康冬冬说,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互相合作的原则,他们与当地干部提出了草场共用、放牧轮流、解放劳力的畜牧业改革思路。
羊儿换个养法,农牧民换了活法。热帮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洛桑晋巴说,入股的农牧民除了年终分红之外,有些人还在合作社工作,每月都有工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让农牧民感到日子有了奔头、有了底气、有了滋味。
截至2023年底,日土县已有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社39个,入社牧户达761户2265人,入股牲畜为73569只(头)。
实施羊绒“集中收集、规模销售”,实现农牧民养殖效益最大化
为杜绝羊绒商贩零散取货、掺杂售卖对农牧民利益的损害,从2020年开始,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推动实施全县羊绒“集中收集、规模销售”,举办以“天际日土·绒耀世界”为主题的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产品竞拍活动,实现农牧民养殖效益最大化。
当年,日土县共生产并拍卖羊绒40.18吨,实现销售收入1298万元,惠及93%的农牧民,平均每户增收5500余元。桑白旺久仅羊绒这项收入,就将近8万元。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赢得“中国优质山羊绒供应基地”称号……30年来,在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推动下,我省先后投资援建了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白绒山羊绒毛品鉴暨交易中心等,为日土白绒山羊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稳稳托起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新生活。(本文有删节)
编辑:薛炎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