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生产车间里,输入设计好的款式,很快全自动电脑横机便织出一件羊绒衫;在技术中心,一项项专利先后问世;在直播间,一件件时尚羊绒制品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清河县的羊绒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历经40余年发展,已形成从原绒采购、分梳、纺纱、织衫、织布到制衣完备的产业链条,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清河县的羊绒产量占世界的40%,全国的65%。
近年来,该县锚定羊绒这一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研发和设计能力、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扩大“清河羊绒”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绒谷”。今年1至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07.47亿元,同比增长10.8%。
提升研发设计能力 争当羊绒时装领头羊
浸泡、洗涤、漂洗、分梳……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自主研发的高效羊绒分梳系统有序运转。“采用这一系统,每吨原绒比原来多提取37公斤,原绒纤维长度长了2毫米以上。”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继文说,他们公司员工中,近10%是技术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以上,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无吸风尘笼”加“刺滚二级甩粗”短绒纤维提取系统。
“加大与国内外著名纺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的合作,安排专门机构密切跟踪国际国内面料市场流行趋势变化,及时开发适宜的面料产品。”清河县羊绒小镇综合管理中心主任王忠杰说,他们重点加强高档精纺纱、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面料的生产研发,如今,清河县的羊绒纱线新品不断涌现,创新研发出高达200支的高级精纺纱以及抗起球、蚕丝等高档纤维混纺纱线。
强化“织智”联合 助推羊绒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清河县聚焦羊绒产业,强化政策激励引导,提供设备购置补贴、租金补贴等具体支持,支持优秀骨干企业加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
如今,清河众多羊绒企业争相布局智能化。位于清河县的河北绒仓仓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购置联合分梳机等设备236台(套)、信息化系统2套,建设16条智能化分梳生产线。河北中汇纺织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C2M智能针织工厂平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进行深度整合,通过App订单管理系统与数字化车间系统结合,有效解决大规模生产与小批量多品种需求相背离的矛盾。
培优自主品牌 提升市场竞争力
聚焦培优自主品牌,该县深入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和品牌作为重点,利用行业会展、网络平台及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引导企业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以及省知名品牌,鼓励企业收购、入股国际优质品牌,并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为企业品牌寻求法律保护。
通过品牌培树,目前该县羊绒行业商标注册量9000余个,数量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一,拥有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河北省著名商标。(本文有删节)
编辑:薛炎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