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比干,读过《封神演义》的都不陌生,比干是殷商皇室成员,是商纣王叔父,为人耿直正信,见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十分担忧。
于是他时常进谏《史记》记载: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比干剖心”是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因他不惜以死谏君,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其“忠义诚信、公正无私”的比干文化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你知道吗?比干还被称为“财商之祖、忠谏之圣、林氏之源,裘祖之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裘祖之师”的传说故事。
据枣强县志记载:殷商末年,“比干制裘于广郡”(广郡即今枣强大营一带)。
相传,商末丞相比干,曾在这一带为官。当时此处,遍地荆棘,野兽肆虐,比干贴出告示,励众打猎食肉,将剩下的兽皮收集起来,进行反复泡制,发明了热皮技艺,使生硬的各种兽皮变成柔软的皮张。进而将不同色泽、不同毛眼的皮张分类缝制成衣服,是为裘服。
他发明的熟皮制裘工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故此比干被尊为“裘祖”。
他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庶民,为人乐道。
裘祖比干的传说产生于商朝末年,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史记》、《封神演义》、明清《枣强县志》等。汉唐以后,各类典籍中关于裘祖比干传说的记载更加丰富,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裘祖的传说以裘祖比干在大营制裘造福庶民的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比干制裘”“妲已害比干”“空心菜”等)、地名传说(如“大营名字的由来”“天下裘都的来历”)、物产传说(如“营皮”)、风俗传说(如“大营皮匠供比干”)、祭祖文化(裘祖祭典仪式)等为枝叶,从不同角度歌颂了裘祖比干的忠义诚信、爱国爱民、公正包容和“为国甘献身”的忠义奉献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群众征服大自然的智慧和毅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裘祖比干的传说自发源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除历史悠久外,其传播地域也非常广泛,不但流传枣强全境,辐射华北乃至全国,还远播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和世界各地的皮革皮毛行业。
其传说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地名、物产、风俗等,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的所有领域,除以民间文学口耳相外,传说还以曲艺、戏剧等多种形式加以传播。
根据对枣强县大营镇地名地貌、文物遗迹和民俗的实地考查,可以推断出裘祖的传说在枣强县大营镇的基本传承脉络。如传说中裘祖比干制裘的地方、裘祖生活处、商代古井遗址、“裘祖祭拜仪式”风俗等。
近年来,枣强县加强了对裘祖文化的研究,出版了相关著作,如《枣强历史人物志》、《大营传奇》、《比干制裘》、《枣强文史》等。
枣强县大营镇是世界皮毛和裘皮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曾被秦始皇封为天下裘都,如今大营更是闻名世界的皮草之乡。数千年来,枣强县大营一带的皮匠师傅们,把商朝丞相比干供奉为裘皮业祖师就像铁匠供奉老君,木匠供奉鲁班一样,世代供奉,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在大营周围几十里,一提起“裘祖比干爷”大人小孩都知道,因比干是十月十一被妲己挖“七窍玲珑心”所害,后人为了怀念他的功德,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给“比干爷”焚纸烧香,上供磕头,并把这一天作为“裘皮节”。就是今天,多年旅居海外的皮行业华侨们也是如此。现在大营比干公园内存有一商代古井遗址,传说比干用这口古井的井水熟制了世界上第一张裘皮,所以说大营是世界上熟皮最早的地方,建国后,比干庙进行了重新修缮。
编辑:薛炎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