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河北枣强县大营一带的皮匠师傅们,一直把商朝比干供奉为裘皮业祖师,像铁匠供奉老君、木匠供奉鲁班一样,世代供奉着。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比干是个历史人物,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少卿。因纣王淫虐无度,导致国势危殆。比干目睹这种状况,便以死力谏,劝纣王修善行仁。纣王对这种劝诫恼羞成怒,竟将比干杀害,并剖腹验心。
比干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他与“裘皮”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史书记载,殷商末年,比干曾在大营一带为官。当时这里遍地荆棘,野兽肆虐,于是比干贴出告示鼓励民众打猎食肉,后将剩下的兽皮收集起来反复泡制,终于发明了熟皮技艺,使各种生硬的兽皮变得柔软,进而将不同色泽、大小不同的皮张分类缝制成衣服。他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庶民,为人乐道。从此以后,大营一带的男人除了种地就是打猎,女人则在家中把熟制好的皮张缝制成各种衣服和帽子。人们觉得兽皮的衣帽比布的既保暖舒适,又漂亮耐磨。
就这样,裘皮制作技艺造福了大营一方百姓。百姓感其恩德,便奉比干为制作裘皮的祖师爷,尊称“裘祖”,2017年3月,裘祖比干的传说被评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千年来,大营皮行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流传下来,那就是凡进厂进店的学徒,都要在拜师仪式上先拜过祖师爷比干,然后才能拜师傅学习制皮技艺。
“裘祖”比干造福于民,自然少不了建庙供奉。据县志记载,自唐代大营就建有“比干庙”,后于大清光绪年间毁于战乱。改革开放后,大营毛皮产业振兴发展,大营裘皮人追根溯源,于1993年筹资150万元,在比干庙原址复建了比干公园,占地约7公顷。园内有仿古“宗圣殿”,供奉比干塑像,俗称“比干庙”,依土山半坡,苍松掩映。另有姜太公卖浆台、范公(范蠡)塔、孟姜女塑像、董子书屋、吕祖祠、鸳鸯岛、九曲桥、月亮堤,眺望亭、人工湖等。1993年11月28日,大营裘皮人在比干公园举行了隆重庆典仪式,体现了枣强人民进一步繁荣“营皮’的信心和决心。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