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位于河北省衡水市东南部,县域总面积941平方千米,辖11镇2乡、538个行政村,13个社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52.8万人。
故城是运河古城,县城郑口镇位于京杭大运河西畔,历来是运河商贸重镇,明清时期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享誉周边,素有“小天津卫”之美称,大运河的文化积淀和航运便利,造就了故城人“崇文尚义、重工尊商”的优良传统。
裘皮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故城裘皮裘革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故城县清凉江上游的东桥村,至今还保留有祖先淋硝淋盐的古迹,记录了用盐硝鞣制毛皮的事迹。夏商至明清时期,故城毛皮业得到持续发展。故城的毛皮产品早期通过屯氏河与陆路运往“飞狐古道”出境,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开槽,故城毛皮通往“飞狐古道”通道畅通无阻,故城的毛皮不仅可以运往塞外,而且还能直达江南,促成了故城毛皮在当时的繁荣。
故城县现有裘皮企业9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5家。从业人员近2.6万人,产品涵盖20多个系列、120多个品种,包括裘皮服装、手套、帽条、领子、褥子、编织服装服饰等,其中以水貂裘皮服装、皮手套为主。故城县以加工制造业为核心,全力打造全产业链优势,目前已形成从生皮的购进,到各种皮张的鞣制、拼接、整形,制作半成品、成品,再到成套组装、包装设计、物流配送、市场销售“一条龙”产业化链条。故城县先后被命名为“河北省皮毛产品出口基地”“河北省裘皮技能培训基地”、河北省“出口裘皮工业品标准化示范区”和河北省“十二五·中国裘皮裘革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打造品牌提升质量水平
故城县近年来一直引导推进企业工业设计、工艺、技术等创新,打造企业自主品牌。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帮助裘皮企业引进管理、设计和工艺技工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人才实训基地,实现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对接,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加强与专业设计团队业务沟通和设计创意展示,促进新设计创意实现工业生产转化。引导和鼓励企业依靠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品牌等提高附加值,提高裘皮工艺和文化价值。
标准引领 规范化发展
故城县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裘皮行业标准化、产权保护、质量诚信体系建设。2020年,故城县裘皮裘革行业协会与县工信局共同制定建立“毛领标准化”体系,更好规范了毛领产品标准统一化。县政府和县裘皮裘革协会积极引导县域裘皮企业统一秉承中国皮革协会引领和推进的“真皮标志”和“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标准,并发挥行业优秀群体带头模范作用。行业内多数企业已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资质,使裘皮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进一步促进毛皮企业走出去,并且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进国内毛皮行业,使行业更健康发展。
模式升级 拓展新市场
近年来裘皮企业因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电商销售平台改变了毛皮企业和商户原有的销售模式。故城县不断推动产业触电、企业上云,已初步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新路子。鼓励企业发展电商平台,并邀请电商专业讲师对企业进行相关培训。据统计,近年来行业内电商平台销售额高达3400万元,裘皮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率约达32.16%,故城裘皮产品电商模式发展未来可期。
故城县政府和县裘皮裘革协会不断创新思路、开拓市场,帮助引导企业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促使行业销售规模更上一层楼。在继续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裘皮裘革行业市场经过多年经营开拓,已经形成了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为主的重要毛皮产品市场,并且开拓了北美、丹麦、英国、德国、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市场,销往上述市场的产品比例达40%,固定的区域市场,庞大的市场消费人群,完善的产销中转渠道等,构成统一的行业市场。
裘皮产业在促进故城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裘皮行业龙头企业比较少,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低,自有品牌少,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不足;企业创新、管理以及设计人才和技工的不足,制约着裘皮产业的发展。
故城县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以设计、品质、品牌赋能产业,不断推动裘皮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本文有删节)
编辑:薛炎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