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朱 岩 整理:菅少农
皮革行业的环保,我认为最大的特点是对行业的规范。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皮革行业在逐步的规范,包括制革许可证、国家地方的政策等。
花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是不达标?
国外皮革处理厂。在很长一段时间,皮革行业是无序发展,粗放型,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发展到现在,开始要承担以前的后果,需要为以前的破坏买单。大家就一下子不适应,就会觉得很严。再加上现在遇到经济形势不景气,企业会感觉压力更大。更重要的是,老板们之所以感到“严”,主要原因还在于皮革环保的治理标准不断变化和标准过高。比如制革污水处理这一块,说实话,我们国家的标准是走到全世界前面。前几年皮革企业投入最多就是环保设施,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造成很大的浪费。原因是:环保技术市场不规范和排放标准不断提高,造成环保设施不断更新添加,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企业就会觉得“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总是跟不上要求?” 再加各个地方执行这个标准不一样,而且许多地方标准现在高于国家标准。这就越发形成这样的认知。当然,有一些地方是环境比较脆弱,环保政策应该相应地严格。
核心是解决资源浪费
皮革厂实景有一句俗语,说“更好是好的敌人”。总想搞更好,那可能吗?只要存在人类活动,环境污染就一定存在。只是需要把握一个度,这就是标准。中国的标准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相比美国、欧洲这些制革大国,制革环保标准都比我们的低。环保标准的作用就在于平衡污染与环境的关系。是不是越严越好?不一定。如果单纯地一味强调环保标准的严格,而不去科学地、多方面考虑,就会产生更大的资源浪费问题。首先,企业上马一套环保设备,购买费用是很高的。其次,比如建污水处理厂,就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土地资源本身就很稀缺。所以,皮革行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浪费,包括水、土地等。这些都要考虑。比如制皮大国美国,相比中国,皮革的加工成本低,但利润却比较高。所以,实际上我们制革的生产效率还是很低的,包括环保治理在内,重终端,轻细节。许多企业不注重在生产的环节上做提升,比如工艺、原材料、资源、人工成本、流程管控等,导致了各种浪费。再比如,制革环保的发展趋势,企业会慢慢集中在一起。小企业生产本身是微利,上不起环保设施。所以,制革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有些地方从几千家,最后可能只留下几十家。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