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发的疫情使得众多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尚行业也并不例外。2020秋冬时装周季已经开始,按照往年的计划,许多中国时尚从业者应该准备赶赴纽约、伦敦、巴黎等地,但现在却被迫改变了工作计划。此外,众多品牌在中国关闭门店给线下零售产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品牌们不得不重视起线上领域……
少了“中国”的时装秀
往年今时,大牌云集的传统“四大”时装周,无疑是国际品牌吸引奢侈品消费者目光的主要平台之一。不少艺人也通过参加“四大”时装周,以“头排看秀”“品牌邀请”为名塑造了更加高端的个人形象。
2020纽约时装周,藤原浩,陈冠希,权志龙,Travis Scott,Tom Sachs,Drake等同场看秀并同框合影。
而今年,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今年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中国艺人借时装周抢占流量高地的惯例将被打破。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定义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大品牌的中国公关团队和明星都取消了其时装周行程,不仅是出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考虑,同时也对自己看秀新闻的曝光度不抱期待。
明星团队们表示,此时出征时装周,不仅与主流价值观相左,同时更有可能因逆势出行做出错误表率,而被大众所批判。在多条疫情相关热搜里穿插看秀造型的新闻,也无异于弄巧成拙。
疫情对奢侈品行业的冲击
作为目前全球奢侈品销售比重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在整个行业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由于疫情的爆发,海外旅行华人尤其是团体游客的数量将在短期内呈下降趋势。据麦肯锡《中国奢侈品2019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增至1.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比例的65%。
这两周内,由于市场担心疫情将不利于本该营收飞涨的春节假日销售,许多顶级奢侈品公司的股价都明显下跌,LVMH和开云集团分别下滑了8.5%和8%、Burberry下滑了12%,而Michael Kors、Versace的母公司Capri Holdings下跌了14.7%之多。市场的紧张情绪一度创下了一天内该板块市值蒸发150亿美元的记录。
据悉,日本迅销集团已经关闭了其在中国境内的130家优衣库门店,瑞典快时尚巨头H&M也暂时关闭了其在武汉的13家门店,Gap及Old Navy也陆续采取关店措施,牛仔品牌Levi's更是关闭了其在大陆的一半门店,并表示此次疫情将阻碍其实现财务增长目标。就在几个月前,其在中国最大的一家门店刚刚在武汉开业。
瑞银于近日也发布公告指出,奢侈品巨擘LVMH集团2020全年销售额将下滑3%,其中二季度中国市场可能暴跌30%。缺少了明星和博主的品牌大秀未能达到预期规模的宣传效果,是否会对2020年的奢侈品销售市场带来隐患?疫情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消费”的红利期?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服装企业复工难!85%企业现金不足维持3个月!
针对995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85.1%的中小企业账面现金维持时间已不足三个月。
小微企业复工难题有多少?
人力缺乏、现金流极限、原材料不足和消费能力不够,让许多厂根本没法复工,就算复了工,也恢复不了产能。
就目前来说人力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员工不愿回岗成为了许多中小企业的难题。当然说起来这也不是个意外的事情,高比例临时工和低工资正式工在带给企业低额劳动成本的红利时,也意味着没人愿意真的在关键时刻给企业卖命。
给企业的应对策略:
①企业可劳动制度进行适时调整。采取自有雇佣、业务外包、灵活用工等多种方式,用工方式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和平台化,工作效率更高,用工成本更低,更能减轻危机时期的用工风险。
②认真研究延长假期所引起的工资、加班费、五险一金、员工退出等问题,关注员工假期延长期的权利与义务及相关劳动法问题。
③调岗调薪调工时。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
④采取灵活的线上办公模式,如设计、研发、财务等可在家里办公的人员,暂时不回公司,在家远程办公。但需要保障线上办公时间,工作成果能验收审查。
⑤企业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尽快把员工心理调整到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
⑥用好政府出台的优惠和帮扶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用工优惠、补贴政策等,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少裁员、不裁员,尽可能的稳住岗位,以便享受稳岗补贴,以便减轻企业的压力,也可以给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⑦管理改善,降低成本
⑧IE改善,提高效率
疫情过后,招工也不容易了。企业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E改善,提高每个员工的小时产量,增加企业及员工个人收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此外,H&M向中小企业开放供应链全球服务!近日, 瑞典快时尚巨头 H&M 集团宣布推出一项名为 Treadler 的 B2B 供应链项目。为了推进整个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H&M 集团将向外部公司开放其全球供应链服务。
这意味着,较小的企业可以在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和物流等环节进入并使用 H&M 集团的全球供应链资源。
零售行业、全球供应链受影响
「实体店铺预警」
因公共卫生部门要求尽量在家防护,零售端人流稀少,诸如SKP、连卡佛等奢侈品零售商在本该春节销售旺季也不得不调整开门时间,提前结束营业。逛街人数将持续处于低谷,直接影响实体店收入。
一位复工的商场某品牌销售人员说:“这段时间每天的人流量几乎只有个位数,人们也没有积极的购买欲,大多数是奔着超市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后匆匆离开。”
显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遭到了重大打击。而疫情消散后,期间囤积的大量库存还会持续影响产品良性周转。
近年来开始起步发展的本土时尚产业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将迎来从生产供应链、货贸到宣传市场和零售端一系列连锁冲击。目前在时尚的创收方面,供应链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包括Levi Strauss&Co,Ralph Lauren Corp和Nike Inc.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已关闭了在中国约一半的门店。
「现金流、供应链预警」
目前,虽然有部分企业已进入复工阶段,但也面临诸多问题,自用防疫物资短缺,物流业务效率低,供应链受阻,原材料短缺,返城困难人手不足等。有企业表示,虽然已经复工,但因原材料供应不足,也面临停工。很多企业开工消耗的是春节前储备的少量库存,在物流受阻,上游企业产能不足,原材料生产不足的情况下,用不了太久,就会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不得不减产乃至停工。
虽然中国近年来已经将发展重心从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向了第三产业(服务业),但是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商和出口商。2018年,我国对外出口了大约1190亿美元的纺织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37.6%。许多全球闻名的时尚品牌如ZARA、Ralph Lauren、Michael Kors、Uniqlo等的产品背后都是中国无数家代理加工厂的无名付出。(数据来源于Vogue Business)
中国大部分企业延期开工对于依赖中国制造商的时尚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美国时尚品牌、儿童玩具批发商OMG Accessories的产品都出自我国广东省。品牌创始人Anne Harper表示此次疫情会对OMG Accessories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到运输带来两至四个月的延迟,因此她不得不及时和零售商们讨论应急措施。
随着疫情因春节返城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高发期,春夏产品势必会滞销堆积。如果创始人现金流不佳,面对需投入资金更高的秋冬季将是一大难题,倘若现金流尚可支撑到秋冬季,而秋冬季表现不佳,就会面临一整年的流血。
「线上运营体现优势」
中国对春节假期的延长使得不少企业员工推迟返岗时间,对生产和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了确保品牌每一个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线下发布将转为线上的形式继续进行。
线下活动和实体零售业受挫的同时,线上电商和各服务平台却有可能迎来意想不到的增长机会。
麦肯锡《2019中国奢侈品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奢侈品线上销售营业额达到创纪录的75亿美元,2020年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将继续爆发,预计增速将超过50%。
由于假期延长、人们出于安全考虑更多地选择呆在家里,“网购”成为人们线下消费的替代选择,品牌或许可以通过电商服务来弥补部分线下零售损失。
可以预见,这次疫情将会成为时尚企业的持久战。不论从销售模式还是销售渠道上来说,都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以为未来应对危机时做好铺垫。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