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市场分析
个人 企业 

库存砒霜还是蜜糖?

发布日期:2020-11-21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见微评论   点击 1918


经济学原理中有一句话: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对商家来说,库存一直是一件棘手的问题。用不好,库存就是砒霜;利用得法,库存也可以是蜜糖。 不过,即便站在风口,如何在赛道中脱颖而出值得企 业下功夫钻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 1 ~ 5 月,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总额达到 4.47 万亿,同比上涨 9%。在这些存货中,服装和纺织业的存货总额达到 913.8 亿元和 1656.9 亿元,相对来说处于高位。 

春装的销售周期是二、三、四这三个月份,五月份陆陆续续就要上夏装了,但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在 年前开售,小部分开售的企业也只销售了20%左右的库存。另外,由于工人没能正常返工,一个连锁反应是大量夏装无法正常生产,因此夏装开售时可能又供不应求。 

再加上线下流量几乎归零,线上新渠道拓展变成了唯一的选择,因此品牌商家纷纷寻求线上的机会。于是,2020 全民微商、直播带货、地摊经济等,从某种角度上看,背后都有“去库存”的需求驱动。 

疫情打乱了市场节奏,大变动之下,连从未亏损过的 Zara也出现了亏损。

经济学原理中有一句话: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在供过于求的存量市场,传统的电商平台更多地承担了新品发布的功能,无法处理库存问题,因此市场必然需要一种新的方式去消化过剩的供给。 

这就是库存电商能够应运而生的原因。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现阶段库存电商行业内 S2b2C 的企业量级在 100 ~ 150 家左右。目前头部效应已有一定显现,第一、第二梯队的玩家占市场份额的 80% 以上。 

其中“爱库存”在 2018 年 GMV 达到 30 亿,以目前市场规模的130亿计算,爱库存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 23%。此外,在过去两年,库存电商领域仅对外公布的亿元级别融资就有近10次,累计的总融资 金额约50亿。 

目前以去库存为主要业务的分为两种:线上有唯品会、爱库存、贝仓等,线下有奥特莱斯,还有一些品牌自营的工厂折扣店。

从行业赋能来看,库存电商塑造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盘活了平台内外资源,形成多方协同效应, 为广大品牌商摸索出一条高效、高质的去库存之路, 解决社会产能过剩问题 ; 从社会赋能角度来看,库存电商整合了社会闲散劳动力,驱动人们从就业到创业的升级。 

但库存电商的问题在于,匹配效率并不高,平台自身就缺乏足够的流量,高效销售B端过剩的货物就更加吃力。况且,品牌商也不会放任库存电商规模过大,一旦库存销售市场体量过大,势必会影响品牌自身的销售价格体系,这是品牌方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随着库存尾货的销售渠道增多,品牌对于自身的折扣店和工厂店持续加码,第三方销售渠道的优势会被减少。库存电商并未建立明显的竞争壁垒。 

不过,即便站在风口,如何在赛道中脱颖而出值得企业下功夫钻研。

目前,库存电商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未来还需从技术、运营、渠道等维度入手,将平台的角色从“工具”升级为“生态”,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