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聚焦 >> 市场分析
个人 企业 

终端服饰消费下滑,继续看好运动鞋服赛道

发布日期:2020-12-22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第一上海金融   点击 1824

  年初受疫情冲击人们外出需求减少,终端服饰消费下滑。后疫情逐步受控,二季度开始跌幅收窄,消费逐步复苏。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服装鞋帽、针纺织类零售额累计值9,399亿元,同比下跌9.7%。近年来服装行业发展放缓,整体增长仍缺少明确动力,但其中几个细分子行业包括运动鞋服品类仍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根据欧睿国际的数据,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过去五年保持了16%的复合增速,并且预估未来三年仍有大约每年10%的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相信疫情过后大众锻炼意识也将进一步提高,对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体育服饰消费渗透率和人均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还有上升空间2)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体育相关产品的消费升级3)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政策支持。因此,我们认为过去几年运动鞋服的高增速并非短期的阶段性潮流,而是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必然趋势,中国的运动鞋服市场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扩容,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高速增长的同时,运动鞋服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明显,头部品牌在渠道资源、产品力和品牌力、营销资源上构筑起了壁垒。数据显示,2019年CR5已经提高到63.3%,近几年规模以上的品牌市占率在逐年提高。市占率按品牌排名,双龙头ADIDAS(20.2%)、NIKE(19.0%)仍然占据头部位置,紧接其后的是安踏(11.0%),斯凯奇(6.8%)、李宁(6.3%)、FILA(5.5%)。

  疫情主要体现在Q1对线下消费的冲击,大部分运动品上市公司流水都录得超过20%的下跌,Q2开始修复,因此2020上半年各上市公司收入端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同时去经营杠杆的过程使得利润端录得更大幅度的下滑,但可喜的是大部分上市公司保持了正的现金流流入。在Q2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之后,下半年呈现慢复苏的趋势。纵观行业,尽管销售端逐步回暖,但库存仍有压力,同时折扣水平持续高于同期。疫情影响下龙头公司显示出更强的恢复能力,受益于强品牌力,部分公司库存水平有机会在今年末恢复到健康状态,如果能先比竞争对手先理顺库存,会在后续市场份额的争夺上取得更大主动权。

  而疫情也带来了行业对于渠道结构和运营效率的思考。线下渠道:疫情加速了短期线下渠道的调整,强调渠道质量和单店效率的提升,关闭低效店铺,新开大店。线上渠道:疫情期间线下流量向线上转移,线上收入贡献明显提升。电商业务灵活多样,包括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等多种形式,未来行业将更加重视线上渠道的管理和开发,线上线下的融合将成为大趋势。另外,我们观察到国际品牌近几年纷纷开始DTC改革,其核心是强调直面消费者,重视消费者体验,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 也对差异化零售提出了更高要求,国产品牌也紧跟步伐,今年安踏也开启了其主品牌DTC的转型道路。

  2021年行业展望

  展望2021年,在双循环的格局下将继续深挖内需消费潜力,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服饰的终端消费将进一步复苏,带动行业库存和折扣水平正常化回归。明年将举办东京奥运会,叠加疫情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望带动运动鞋服行业的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具备强品牌力的龙头公司将更快恢复,修复基本面,抢占市场份额,推荐关注安踏(2020)、李宁(2331)、特步(1368)等头部公司以及滔搏(6110)、宝胜(3813)等优秀的运动鞋服零售商。同时我们也推荐关注深耕其他细分领域市场的龙头公司,如羽绒服行业的波司登(3998)等。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