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剥皮季节剥皮季节对青年獭兔影响不大,对成年兔、老龄兔则影响较大。一般以冬皮品质最佳,因此,成年兔或老年兔的剥皮季节最好选择在秋末或冬季,要少剥春皮,禁剥夏皮。
二、宰杀年龄一般来讲,成年兔皮的质量比幼龄兔皮和老龄兔皮要好。4月龄前幼龄兔的皮,因绒毛不够丰满,胎毛褪换未尽,毛粗绒稀,板质轻薄,商品价值不高。5~6月龄壮年兔的皮,绒毛浓密,色泽光润,板质结实,厚薄适中,质量最佳。老龄兔皮板质厚硬、粗糙,绒毛空疏、枯燥,色泽暗淡,商品价值很低,而且毛皮品质有随产子胎次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种质因素种质因素是决定獭兔毛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品种遗传性不稳定,除出现异色个体外,其后代被毛中还极易出现杂色、色斑、色带、锈色和吊肚等缺陷
四、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毛皮品质影响很大。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往往会导致短芒和引起毛纤维强度下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常会导致獭兔被毛退色、脆弱,甚至产生脱毛现象。另外,营养不良往往会导致獭兔生长受限,体型瘦小,致使皮板面积不符合等级要求。
五、加工因素加工不当常会产生刀洞、歪皮、缺材、撑板和折裂伤、皱缩板等,严重影响獭兔毛皮品质。刀洞是由于宰杀剥皮技术不当造成的破残;划破皮板未成破洞的称“描刀”。“描刀”深度不及皮板厚度1/2的影响不大,超过1/2的影响较大,制裘后可能出现孔洞。
六、贮存条件毛皮因贮存不当,常会出现陈皮、烟熏、受闷、霉烂、中心蛀等现象,严重影响毛皮质量。
七、性别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性别对獭兔毛皮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4~5月龄宰杀的公兔皮一般要比母兔厚,被毛更粗,毛绒更稀,板质更为松弛,缺乏弹性,故公兔的毛皮质量差于母兔。但母兔毛皮的品质随产子胎次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产子胎次越多,毛皮品质越差
八、个体大小獭兔的个体越大,则皮张面积就越大,毛皮等级则相应高些。
2025-2-28《阳原县毛皮产业优化提升规划》评审会召开
2025-3-10省协会参加民生领域行业协会反垄断培训
2025-3-8省协会到河北圣农公司调研
2025-3-5靳国庆到阳原调研走访
2025-3-4省协会到阳原曲长城村调研学习
2025-3-4靳国庆与何景明举行座谈
2025-4-3枣强县政协副主席李建雪到大营镇调研走访
2025-3-31三闯米兰,清河羊绒产业收获了什么
2025-3-17第三届中国·大营裘祖文化节即将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4-30辛集皮革:能变色能水洗,产品创新花样多
2025-4-25河北南宫:电商培训赋能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