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技术交流 >>
个人 企业 

毛皮动物养殖应用褪黑激素的三大效益

发布日期:2007-6-6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点击 3903

    一是诱导毛皮提前成熟。在夏季长日照期使用外源性褪黑激素,通过提高动物体内褪黑激素水平,可模拟短日照作用,诱导毛皮动物冬毛提前生长和成熟,既经济又简便,已在多种毛皮动物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水貂在6月末7月初,皮下埋植5毫克或10毫克褪黑激素,其毛皮在10月份即可完全成熟,比正常情况下提前6周。不同色型水貂在6月末皮下埋植褪黑激素后,在8月份的第一周首先发现浅色水貂夏毛开始脱落,随后是较深色水貂,最深色在9月中旬开始脱毛。各色型换毛的先后顺序与自然光照下顺序相同,但其绒毛均比进行褪黑激素处理的水貂提前几周成熟。一般当年生水貂在7月中旬埋植,淘汰的成年貂在5月末6月初埋植,效果较好。毛皮动物埋植褪黑激素后食欲增加,采食量增大,育成前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能提前达到成熟体重。
    二是提高羊绒和兔毛产量。绒山羊新绒的生长开始于当年9月份,到来年春分前后生长停止并开始脱落,以后一直到9月份才开始下一个绒毛生长周期。在春季用褪黑激素处理绒山羊可以使夏季停止生长的绒毛恢复生长,在一年里形成两个绒毛生长周期,绒毛产量可提高11%~37%,而对绒毛长度和质量没有显著不良影响。春季毛兔有12%的毛囊不能长毛,而夏季不能长毛的毛囊达到28%~30%,因此,一年四季中,夏毛的产量最低。在夏季给安哥拉兔口服或皮下植入褪黑激素,可有效防止夏毛产量下降。增产效果最好的处理时间是夏至前后的7月份。据国外研究表明,褪黑激素处理后间隔80天,两次剪毛的总产量比未处理的兔增产17.7%,其中一等毛的产量增加14.1%,毛长度增加5.6%。此外,褪黑激素处理一周后,长毛兔的采食量和体重显著增加。
    三是延长毛皮动物繁殖期,提高繁殖力,降低毛皮动物死亡率。毛皮动物大都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其性腺发育、发情配种和妊娠都受光周期调控。水貂、狐狸和貉等毛皮动物的性腺发育必须在短日照环境下进行。因此,在夏季给毛皮动物进行外源性褪黑激素处理,可促进毛皮动物性腺提前发育,并使其繁殖季节提前。但留种母狐不宜用褪黑激素处理。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