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相同品种的貂皮、狐皮,国产皮价格总要比进口皮低50—100%。从现象上看,是国产皮质量差、尺码小。深层的原因则是饲料营养水平低和生产加工不当所致。在饲养方面,由于在育成期和换毛期,动物性饲料比重太低,粮菜饲料比重过高,蛋白质和脂肪不足,特别是缺乏某些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某些维生素,如赖氨酸、蛋氨酸、VA等,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动物的体型发育和毛绒生长,因而造成皮张尺码小、毛皮质量低劣,由此出现的自咬伤、嗜毛伤、毛峰勾曲、底绒空疏、毛绒枯干凌乱、光泽度差、毛绒白化乃至活体脱毛等残次皮比例增大,最终明显降低了经济收入。据了解,正规饲养场家,残次皮一般占5%左右,饲养差的场家,残次皮达到20%左右。以公母貂皮均价190元,次皮50元计算,次皮占5%的场家,实际平均售价为183元,而次皮占20%的场家,实际平均售价只有162元,每张皮比前者少卖21元。一个生产5000张皮的场家就损失10万多元。
在生皮加工方面,多年以来,皮货中间商上门收购皮张,销售畅快时竟收鲜皮甚至带尸收购,不需饲养场家加工,因此近年来上马的很多新场,不上取皮加工设备,专等皮货商收购鲜皮,或找别人代为加工,即使自己加工也是草草了事,不求精细,以致造成刮油不净、火烤日晒、受焖脱毛等伤残皮。这样做为图省事方便,但在销售价上却造成了很大损失。水貂、狐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在山东河北一带应当于11月中下旬取皮。然而有些场则因取皮加工设备不足,竞延至到12月底取皮,甚至还有翌年1月取皮的。以今年的饲料价格估算,水貂每天需饲料费为0.7—0.8元,狐则多耗35—40元。一个产5000张皮的厂家晚取皮一个月,就要多耗饲料费十几万元。
综合上述,为确保毛皮质量优良,除加强品种改良以外,在饲养上必须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在取皮加工上,必须自己按时取皮,正规加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5-11-21省协会团标征询座谈会在尚村·中国裘皮城召开
2025-11-13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召开团体标准征求意见会
2025-10-18热烈庆祝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成立19周年
2025-10-8肃宁县向省协会致中秋贺信
2025-9-12省协会到河北伟亿水貂养殖有限公司调研
2025-9-12省协会赴尚村·中国裘皮城调研
2025-10-292025中国(大营)国际皮草博览会开幕
2025-8-4辛集市第三届服装设计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2025-2-8大营镇:裘皮产品多元化 触网创新拓商机
2025-11-24南宫高档服装服饰产业:破局中小企业发展瓶颈 积极构建共享联合体
2025-11-21破局“寒潮”,向阳新生——阳原毛皮产业转型之路
2025-11-19河北邢台:深耕细分赛道 厚植“冠军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