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技术交流 >>
个人 企业 

巧致富:养殖中的一箭双雕之法

发布日期:2007-6-20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 3947


  农村的致富法子很多,但大多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对于大多数普通农户而言,条件有限,碰到好项目,也只好望而兴叹。其实有时候,条件虽有限,也可办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以小博大,事半功倍。本次采辑的这组报道,涉及桑蚕托管、放养生猪、稻田养鸭,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点子好,好操作,办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可谓“一箭双雕”。

  放养猪儿成本低身价高

  “喂,各家把各家的猪赶出来了,快点赶出来啦……”

  6月9日上午10时许,金阳县热柯觉乡丙乙底村丙乙底组,两个老年人手持一根细竹子,披着披毡不停地喊着,一会儿,人们陆陆续续地把自己家的大猪小猪成群成群地赶到集中点,不到30分钟,200头猪集中在一起,黑压压的把路都占领了。两个放牧老人一个在前面领路,一个在后边赶着。这天,轮到他们俩放猪。

  “猪不像其他牲畜一样好放,因此,我们这个组都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放牧。”放牧的老人家阿尔拉吉告诉笔者。住该组的村支书吉布呷堵介绍,他们这个组有108户530人,由于居住在海拔3200米的地方,什么经济林木也没有,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喂些牲畜。近年来,这里高山放养的猪,因为吃的是各种野生杂草,肉质好,味道香,不管是肥猪还是小猪都很俏。

  吉布呷堵介绍说:“现在村里基本上家家都喂有一头母猪,有的两三头。母猪下仔后,两个月就可以出售了。在这两个月里,小猪儿一般只喂一个月的粮食,然后就是放养,大大节约了成本。我们算过账,一头大猪如果不放养而圈养,至少一天需要30斤洋芋,约9元的成本,而放养后只喂早上那一顿,大约只需要5斤洋芋,成本1.5元。我们这里放养的猪,不分大小,价格都比市场价高1元左右,而且好卖得很,一般不出我们村就卖完了。一年下来平均一家人卖猪收入不少于二三千块钱。

  贾巴尔且文/图

  稻鸭共作少施肥赚更多

  “李洪银90只”“陈万汝99只”“陈昌贵54只”……

  6月5日一大早,什邡市隐峰镇的不少农民就背着背兜或蹬着三轮车往政府赶。之前他们得到通知,这天隐峰镇有一大批鸭苗将分发到使用稻鸭共作技术的农民手中。

  稻鸭共作的最大好处是,减少化肥用量,防止土壤板结,有效杜绝农药带来的污染,同时增加水稻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稻鸭共作2005年在什邡市推广以来,农民们尝到了甜头。皂角镇农科村八组邢尚芬去年在5亩水稻田里放入120只雏鸭,1个多月下来卖了2740余元,除去成本5亩田养鸭总收益达到1700余元。同时,由于稻鸭共作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她家水稻田每亩少施一次追肥,少打三次农药,共节约成本150元。

  受近段时间猪肉涨价影响,广大农民更是看好稻鸭共作这一项目的“钱”途。在6月5日的鸭苗分发现场,笔者遇见隐峰镇保月村六组的村民刘仁贵。今年听了畜牧局技术人员讲授的稻鸭共作技术后,6月2日一大早他就一次性买了50多只鸭苗。“把鸭子放在稻田里少打药、少锄草、少施肥不算,最主要的是有赚头。去年他们稻田里养鸭的一只鸭子获纯利11元,一亩20只,就是220元。按现在的行情,今年肯定比去年有搞头。”刘仁贵乐滋滋地盘算着。

  农民朋友的养鸭热情可以从育苗户那里得到佐证。隐峰镇养殖大户雷健这几天手机几乎被打爆,“到现在已卖了50万只鸭苗,行情上去了,买鸭苗的农民肯定多。”

  文帅

  有了托管养蚕打工各人选

  “要不是我帮别人看管了14亩桑园,哪个敢喂5.2张蚕子哟。我算了一下账,今年春蚕卖了4985元,前后共40天,平均每天收入125元,算得上领高工资!”6月4日,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永福村二组村民张优云从蚕茧站拿到花花绿绿的钞票时,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

  丰乐镇是纳溪区的养蚕大镇。近年来,该镇不断推广小蚕共育、室外蚕棚、纸板方格簇上簇等养蚕技术,但蚕农苦于桑园数量有限,养蚕规模一直上不去。“2003年春,我养了4张蚕,但到了蚕子四眠后,每天都要派两个人出去买桑叶,除去三角一斤的桑叶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利润。”该镇高石村五组的蚕农杨秉权告诉笔者,桑叶来源成了制约养蚕规模壮大的瓶颈。

  而随着近年来丰乐镇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多,留守农民家庭因劳力不足放弃了养蚕,使一些投产的桑树闲置起来,未投产的也因缺乏管理而夭折,养蚕数量直线下降。

  去年年初,该镇积极引导留守农民当“蚕桑保姆”,同外出务工农民达成桑树托管协议:管理方在代其管理桑树期间,可以无偿地摘采桑叶,而另一方回家需要养蚕时有权收回由别人代管的桑树。

  这种托管方式既使管理方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养蚕规模,解决了桑叶不足,又让打工者免除了桑树荒废的后顾之忧。

  “活路虽然多一些,但桑叶不愁了。今年春节时,我的两个兄弟回家看到桑树被照管得好好的,很是高兴。”该镇高石村七组的蚕农杨玉龙喜滋滋地说,“我去年管了12亩桑园,桑叶不用愁了,我今年光春蚕就养了3张,卖了2985元。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今年养蚕挣1万元肯定没得问题。李模楷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