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致富故事 >> 致富故事
个人 企业 

乘信息快车 走致富之路

发布日期:2011-8-23  类型:免费文章  作者:  来源:   点击 3828
玉屏自治县大龙镇清水塘村原来是个传统农业为主的小村,短短几年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黔东杨梅村”,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村支书梁忠告诉记者:“这里有两条高速,玉铜高等级公路这条有形高速让我们沟通外界,远程教育这条无形高速使我们乘上了致富快车。”
  强阵地,远教点就是“加油站”。远程教育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远教站点就是这条高速路上的“加油站”。几年来,铜仁地区投入资金近亿元,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和中心播放点,覆盖了所有乡镇、行政村(社区)。各县(市、特区)整合组织部、教育局和远程办人力、技术资源,建立了覆盖县(市、特区)、乡镇、村三级维修服务网络。地区还将有条件的480个远程教育站点接入了互联网。印江和思南两县以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为依托,建成了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站,实现了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的直接沟通。
  如今,全区242个示范村就像242辆行驶在信息高速路上的“文明号致富快车”,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远程教育管理者像一名‘加油员’”。 德江县共和乡曾家坝村支部书记解文剑感叹。村远教站点建成后,他主动担任管理员,几年来已发放光盘500多张,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建养殖小区3个、蔬菜基地1个,培养10名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
  重带动,能人领跑农村经济。地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文化水平较高、接受能力强、有创业致富能力的党员干部培养成“创业带富能手”。松桃自治县黄板乡高坪村共产党员唐朝阳,2007年创建了鑫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5月,远程教育示范基地挂牌,村里采用“远教+党小组+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产业党小组,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商品按保护价由公司统一销售。周边村寨300多名农户“改行”从事种养业,户均年收入超万元,涌现出党员创业带富能手24名,发展德国绿头野鸭养殖户8户、生猪养殖大户24户。基地建起了日产量175立方米的沼气池,解决了附近80户人家生活用气和130名返乡农民工就业。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是有名的“贡米”产地,但长期形不成规模。2006年11月,村支书田建华注册成立了郭家湾贡米厂,开发了一品贡米和精品贡米。今年,基地已经扩大到1000余亩,全乡8000多群众直接受益。
1600多名“创业带富能手”领跑农村经济,搅活创业致富一池“村”水。全区已有8成以上的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20万余名农民成了“土专家”。
 
首页  |  关于协会  |  行业新闻  |  市场聚焦  |  技术交流  |  政策法规  |  会员风采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毛皮产业网   电 话:0311-68090489  68012946   邮政编码:050031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43号金马国际
E-mail:mpcyxh@163.com 技术支持:石家庄星象网络
冀ICP备2023017524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698号